宝胜国际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,公司营业收入约51.07亿元,较去年同期减少5.4%,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减少18.2%至约1.38亿元。作为Nike、Adidas等国际运动品牌在中国的重要代理商,宝胜国际的业绩表现折射出传统体育零售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。
尽管线上销售动能持续超越线下零售,但实体店舖客流量在多变的消费及激烈的促销环境下仍然波动,传统零售模式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冲击。
## 线上线下冰火两重天
宝胜国际在财报中表示,于二零二五年第一季度,本集团的线上销售动能持续超越线下零售,乃由于本集团致力提升全渠道实力,秉持高度敏捷灵活的决策模式,不畏中国大陆高度竞争的电商环境。线上渠道的强劲表现成为公司业绩的重要支撑。
然而,线下零售业务的疲软态势依然明显。实体店舖客流量在多变的消费及激烈的促销环境下仍然波动,这一现象反映了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深刻变化。传统的线下零售模式正面临着来自电商平台、品牌直营等多重压力。
从历史数据来看,宝胜国际的门店数量持续收缩。截至2024年12月31日,公司在大中华区拥有3448家门店,相比2019年底的5883家门店,五年间净减少2435家,平均每年关闭约487家门店。这一"瘦身"策略虽然有助于优化成本结构,但也暴露出传统零售渠道的困境。
## 品牌直营模式冲击传统代理商
宝胜国际面临的挑战不仅来自消费环境的变化,更源于供应商策略的调整。近年来,在DTC(direct to consumer,直面消费者)趋势下,Nike、Adidas等品牌商将更多资源倾斜向自营业务,对传统代理商形成了直接冲击。
品牌方在核心商圈开设大型旗舰店的步伐明显加快。以北京三里屯商圈为例,Nike集团旗下Jordan品牌开设了全球第四家World of Flight门店,这家五层门店与LV、DIOR等奢侈品牌的超大门店并肩而立。同时,安踏集团旗下FILA品牌和lululemon等也在核心位置开出了区域最大门店。
这种直营模式的扩张不仅分流了传统代理商的客源,更在定价权和品牌话语权方面对代理商构成压力。品牌方通过自营渠道能够更好地控制产品价格和营销策略,而代理商的议价能力和利润空间则受到挤压。
## 财务表现凸显经营压力
从财务数据来看,宝胜国际的经营压力正在加大。2025年一季度,公司毛利率为32.74%,虽然保持在相对合理水平,但净利率仅为2.91%,盈利能力有限。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同比下降20.65%,降幅明显超过营收降幅,表明成本控制面临挑战。
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显示,截至2024年12月31日,存货规模达49.46亿元,占流动资产的52.6%。在消费需求疲软的背景下,高库存水平增加了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资金压力。应收账款21.25亿元,应收账款周转率为8.73次,虽然保持在合理范围内,但在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,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值得关注。
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.19亿元,加上短期存款8.47亿元,公司维持了相对充裕的流动性。但考虑到营收下滑和盈利能力承压的现状,如何有效配置资金、提升投资回报率将是管理层面临的重要课题。
宝胜国际在财报中表示,于二零二五年第一季度不明朗的经济背景下,本集团维持强健的财务状况,净现金水平优异。但从长期来看,公司需要在传统代理模式受冲击的情况下,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和盈利模式。
申宝策略-配资头条官网-靠谱股票配资门户-股票配资导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